日更了165天。我又变得焦虑了。

什么原因呢?
这要从粥左罗老师的文章《如果你渴望成为写作高手,请一定看完这篇万字干货!》来说起。
昨天看了这篇文章,里面写了很多粥左罗老师的一手写作经验,看了很受启发。
我尤其关注的是,他在文章里提到一个问题:写作到底要不要日更?
他说新学写作的同学,最好不要日更,可以是周更。
为什么?
他的大意是如果写几篇普通而泛泛的文章,不如写一篇精品。
因为写文章的目的是产出价值,所以最大的标准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当然初学者也不一定能写出有多大价值的文章,但是也要能写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个状态。
这就需要有一个打磨的过程,这才是刻意的练习。
今天小编就重点和大家讲讲广东自考换专业事宜!2023年1月广东自考时间已定扫码查看你报考自考需要多少钱。如有自考报名疑问,可可以点此在线咨询广东自考可以换专业吗?自考中途能换专业。在自考报考的时候会有一个首报专业,这是自考考生们在首次报名时所选择的专业,如果报名结束后觉得专业不合适怎么办呢?由于自学考试是实行课程管理,所以不需要更改首报专业,只要在报考科目时选择后来想报的专业相关课程,直到按相关专业的考试计划完成专业要求,就可以申请该专业毕业。得练习写作方法、打磨文章,结构还有论述以及语言逻辑。
他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有体会。
因为每天更一篇文章,因为大部分人都还有工作,所以分到一篇文章上的时间是不可能太长的。
通常也就是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这还是拼命挤出来的时间。
我就基本上是这样。
所以文章的选题,就不一定经过很深入的思考,文章的结构也不一定非常的合理。逻辑也不一定写得很顺。
语句也不一定写得很精炼,因为没有时间去修改。
写完了就得发,一般只能重读一两遍,修改一下,没有大的问题就发出去。
有时候因为事情耽误了,时间不够用,但是第二天还要早起,又不想熬夜,所以日更的质量是确实没有办法很好的保证。
但是写投稿的文章就不一样,因为如果写自考学历也是国家承认的,社会认可,学信网可查的。考生选择广东省的学校专业进行报名报考,在自己生活所在地就近参加考试,对于在广州上班的群体是比较方便的,时间节奏也很灵活,一年有3次考试,每次可以报考4个科目,最快1.5年可以考完申请毕业,平均两年。23年广州自考本科难不难?广州自考本科对于部分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所以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进行专业的选择,选一个简单易考的专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商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等。没有明确专业需求的考生可以选择小自考专业,也比较简单。得不好,投稿编辑那里就通不过,得到的结果就是拒稿。
选题、结构、素材以及评论观点,都得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去投。
通常这样的文章是要修改很多遍的,少则三五遍,多则七八遍。
有时候改得面目全非,改着改着改不下去,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但是这样的过程,确实是非常锻炼写作肌肉的。
因为在一遍一遍改稿的过程当中,我就会深入地体会到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一般的,什么样是不行的。
会思考哪一种方式表达会更好?什么样的素材会更好?怎么样去切一个观点和角度。
所以相应的,成长的速度也会更快。
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
我自从学习日更,目前已经更了160多天,日更的文章主要是发自己着急毕业,就可以每次都报3-4门,没时间学或者基础弱就可以每次少报1-2门,实在工作忙,也可以不报考,这些都由考生自行决定。广州自考本科是广东省比较主流的考学历方式,单科考试的形式,考完一个科目有一个科目的成绩,考完一个专业的所有科目可以申请毕业。所以很多人觉得自考本科的难度导向含金量很高,但是不管怎么说是低于统招学历的,希望大家清楚!但是自考学历一样的享受统招学历的权利,只是限制条件会更多。没有没用的学历,只有不会用的人!的账号,而投稿的文章主要是投第三方的平台。
我一直是两个事情同时做。
但是两个事情同时做就会导致时间精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每一个方面我的进步都会相对慢一些。
我曾经想过要放弃日更,然后专注先投稿。
但是我很担心自己会放弃掉,为什么?日更让我保持了一个写字的习惯。每天都要去写,那就逼着我每天都要去输入一些内容。
然后从每天的生活工作当中去提取一些素材。
我怕放弃日更之后,这个写作的习惯会丢弃掉。
然后投稿如果不是特别顺利的话,那就比较惨了。
那如果放弃投稿呢?
恐怕也不行,因为我需要投稿编辑的反馈,还有老师的指导。
这就是给自己一个刻意练习的环境,这个环境会逼着自己去打磨选题,精选文章的素材,培养写出一篇好文章所需要的能力。
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博主,他最近也放弃了投稿。然后开始只写自己的文章,发自己的账号。
他说的理由包括:
投稿没有多少钱,也不能建立自己的IP。
然后就是现在的投稿环境越来越差,也很卷,有一些平台只是为了吸引流量来收集稿子。
因为投了很多平台,结果发现怎么投都是拒稿,哪怕是一些小号,也不收他的文章。
所以他放弃了。
他说的那些理由我真的非常认同,但是我还是不认同他的选择。
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个刻意练习的环境,有人能明确地指出我的文章的问题在哪里,有一个教练辅导。
否则的话,我真不知道写多久才会有进步。
我觉得粥左罗老师,他说的还是蛮对的,但是我觉得环境确实不一样。
这里面的前因后果我们不能不考虑。
他当初是在创业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当初正当公众号的红利期,那个时候很比较容易写出成绩。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努努力就是10万+。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而且我们没有平台,并不是说在一个有百万粉丝的公众号上
我们在自己的个人号上,几百上千个粉丝,自己摸自己写,反馈都不是很明显。
如果没有人指导,没有明确的反馈,我觉得真的是太难了。
专注的写自己的账号,不停的实践,也是一条路,不过可能并不适合我。
所以我可能仍然还是会坚持自己,每天日更再加上投稿。
日更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写作习惯。
投稿是为了刻意练习,比较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需要在日更当中加强刻意练习,用更少的时间,写更高质量的文章。
今天是日更第165/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59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1、我为什么要写作?
大佬们都说,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是成长的捷径。用写作来倒逼自己输入、学习,实践,是一种看起来笨但实际很聪明的方式。
深以为然,每天要写东西,就得有东西可以写,还得写得逻辑通顺、观点鲜明、有启发、有意思。
就会挖空心思去思考,去读书,时间管理、情绪、效率、认知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
学了就会用,又能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心性和能力。
人因此变得积极而乐观,内心笃定而从容。
2、我为什么要日更?
跟着明白老师学习的,他日更800多天,人生因此而蜕变。
我,一个中年程序员,不希望被动裁员,不希望被行业周期波动所影响,不希望交出人生的掌控权。
在这个如此不确定的世界,希望有一丝的确定性握在手中。
所以,修习一项硬本领就是万分紧迫的事情,我选择先搞定写作。
我记得从一本书上看过关于成长的公式:成长效率=正确的成长方法论X每一次刻意练习X练习次数。
任何事情,学习、工作、创业、情感,演讲等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述提升和成长。
换成写作也是一样,有正确的写作方法论,每天的刻意练习,可以加速提升写作能力。
在正确练习的情况下,频次越高,成长越快。
一年365天,可以把自己的写作能力迭代365次。
3、为什么要早起?
张萌说:早起,可以比别人多活出半天的精彩。
当你试过早起,尝过早起的甜头,一定会上瘾的。
人生一个重要的原则:万事提前。
清晨,万籁俱寂,头脑清晰,读书、写作,搞定最难的工作,开启高能的一天。
高效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也想改变,追求梦想的生活,我建了一个早起、学习的成长社群,欢迎关注私信,一起来玩。
自学考试本科教育机构 自考专科能考本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