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周梵?
美国作家哈尼·鲁宾说过: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最终会变成你的命运。”
在最近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第二季,里面的三对夫妻有着三种不同的问题模式:
张婉婷和宋宁峰的矛盾一直有着解不开的死循环;
艾威和Lisa一方强势脆弱,一方顺从又无力,关系失衡;
苏诗丁和卢歌则有着价值观和人生理念的巨大差异。
而他们之间所谓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鸿沟,其实都源自于未被觉察的底层信念和行为模式。
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而那些错误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只会不断加速关系的消亡,但往往我们却很难意识到。
爱情的开始往往很容易,难的是能经营好这段关系。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亲密关系里我们最容易不小心踩到的3个大坑,希望大家都能及时避免,拥有美好而不留遗憾的关系。
?01?
不敢表露真实的伪装
当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真实的需要,而刻意表现得大度、宽容、豁达、坚强等时,无论对方有没有满足你的需要,你都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
你是一个如此好的人,对方却如此自私、糟糕。这种关系的格局一旦建立,你就获得了可以审判对方的筹码。
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对关系的一种榨取。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很常见的场景:一个跟你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要你帮忙带午饭,结果你给他买了,但是过了两三天,他忘记把饭钱还给你了。
因为钱太少,所以你也不会太在意。
结果过了两个星期,他又找你帮忙带午餐,你帮他带了,可他还是没有把饭钱还给你。
也有可能你提了一次,对方说“好的,好的”,结果过了几天还是没把钱还给你。
你会接着找对方再提吗?大多数人不会,会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很多人不想被别人看作是“计较”的人,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忽略这个不舒服,于是自我安慰:“算了,他忘了就忘了,我也不差这几十块,就当请他吃饭好了。”
这样的事情很多,小到一顿饭、一杯咖啡,大到一辆车、一套房。
所谓的“不好意思要”,其实是不想承担可能动摇在对方心中自己完美形象的风险。
还有人可能会说,我怕说了会让对方不高兴,怕开口说了之后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其实,即使你没有说出口,只要你不愿意直面心里的不舒服,那个感觉就一定会发酵、蔓延。
无论你怎么自我安慰,都只不过是暂时把那个“不舒服”压下去了。
心里对对方各种评判、猜测已经有了,只不过会等到下一个刺激点,那些积累的感觉才会全面爆发。
每个人的人格模式不同,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要么直接发生冲突,害怕冲突型的人会隔离、疏远,或者把这个不满释放到第三方身上。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某人坏话、吐槽。不过,这个释放出去的能量最后还是会以某种方式回到你身上来。只不过,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对关系的破坏。
当我们只允许将自己好的一面呈现在亲密关系里的时候,就必然会伪装自己。
所有的伪装都会带来对自我和关系的消耗,因为你不能接纳自己全部的样子而自我伪装时,就没办法全然接纳对方真正的样子。
你只想在对方身上看到你想看到的部分,那也就意味着对方没办法在你面前放松、真实。没有真实,就不可能有亲密。
如果你对自己不够好的一面有评判,试图隐藏它,就不可能具备力量创造一个让对方真实的空间。
当两个人都在对方面前感到不被允许而有所保留时,这段关系是疲惫而让人不安的。
即使你知道对方对你有爱,你也依然会不踏实,因为你无法确定如果对方看到了你的另一面,是否还可以爱你。反之,对方对你的感觉亦是如此。
其实,真实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就像人们不是想停止焦虑就能停止,不是想给出信任就给得出来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力量感和自我洞察的基础之上。
没有学历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许多国家职业资格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国家承认均可,不分专业。而自考则可以给你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让你的未来多一份保障。高中起点专科考试科目设置接近普通高考科目,方便高中毕业生参加考试。对于想快速拿到学历的考生来说,入学相对容易,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考试成绩通过高校录取分数,即可获得录取资格。成人考试不仅解除了自学考试单科统考的难度,而且减轻了在职人员工作的时间压力,是在职人员和社会人员提高学历的最佳选择。如果你都不了解自己,看不清自己每个反应之下运作的复杂动机,而只是随着本能的人格模式给出反应,那么就会一直被一股自己都发现不了、掌控不了的无名力量所操控。
在这种情况下,关系里想要做到真实根本无从谈起,如果能看清自己的深度在哪里,那么你能呈现真实的品质就是不同的。
?02?
没有弹性的沟通相处方式
有位学员问我:“老师,我这人说话特别直,这样很破坏关系。为了和谐关系,我压抑自己去接纳,又觉得很难。到底要不要做真实的自己?”
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
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陷阱,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人变得善于诡辩,让身边的人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更重要的是会自我蒙蔽,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被妈妈狠狠地责备时,我很委屈而不服气地说:“你就不能态度好点儿跟我说吗?”
我妈会回一句:“难道还要我跪下来求你吗?”十几岁的我就会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许多单位提拔干部、竞选领导基本条件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即使自己完全可以胜任,但要是学历不够,你还是没有竞选资格,就只能看着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而作为高含金量的自考学历,无疑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了。自考科目一般在11-16门左右。凡是能坚持学习下来,都是从散漫到自律,逐渐训练约束自己的。参加自考的同学,多数都是在职学习。在自考的过程中,既要权衡工作,又要保证学习时间。诡辩会让身边的人感觉很不对,却抓不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破绽可以辩驳。
作为导师,我常常会面对有这样思考模式的学员。
比如,当我提醒很多做父母的人“学会接纳孩子,信任孩子”时,他们会说:“哦,周梵老师,你的意思是不管他们了,对吧?”
苍天在上,我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
不难发现生活中几乎只有小孩子才会直接对一个人说“你好老啊”“你好丑”“我讨厌你”,只有他们才会很喜欢问大人电视里出现的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把事情分成两种是非常简单的,对心智要求不高,但要同时看到并接纳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要难得多了。
遗憾的是,很多成年人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在心智上并没有比他们五岁时有本质上的进步。
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和技能也没有关系。
他们可能懂得高等微积分,或者拥有注册会计师执照,又或者精通五门外语,但在心智的另一个层面的发展可能是完全停滞的。
即使我们的父母可能是高级工程师,或者大学老师,他们已经五六十岁了,你也依然可以看到他们身上幼稚的部分,而且通常这个部分也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看得到。
所以,他们没办法教给孩子成熟地回应世界的方式也不奇怪了。
大多数成人高校适应市场特点,发展市场需求的重点学科,随时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学生选择更多。通过成人高考完成学业的学生可获得公司认可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经学位主管部门批准,本科学生其他学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可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我国有业余、函授、脱产等学习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成人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在职从业者,社会考生进一步获得学习机会,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人们的生命就像钟摆一样,只能在两个极端跳来跳去:
要么压抑什么都不说,要么爆发,口不择言;要么控制,要么放弃;要么捆绑共生,要么隔离疏远。
所以,在这些人的关系中,要么讨好别人,要么得罪别人,再也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如果实在还要加第三个选择,那么就是割裂自我,不再认同自己真实的需要,而不断去否认或淡化它。
这就像有些人的“伪佛系”状态,装作自己不在乎、不在意,通过制造距离,来掩盖自己在亲近的关系里求而不得所带来的挫败感,只会让这段关系的距离越来越远。
?03?
暗藏攻击性的语言
亲密关系中当对面那个人出现越来越多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时,我们就会使用一些手段来控制对方的行为,试图把这个行为矫正到自己所期待的轨道上。
但不幸的是,这种矫正很有可能强化出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目前自考开设的专业整体来说,管理类专业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商务管理、金融管理、工商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等!有的管理类自考本科一年可以考完必考科目,如人力、商务管理等!严格来说,自考主考院校都是一样的,然而在实际报名时,有的考生会问这个问题,学校名气我们一般以统招全日制学校名气为主,目前本土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都是不错的选择。我的学员贝贝跟卫威结婚八年,贝贝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的老公是个懒惰又不会关心他人的人。
卫威除了偶尔做做饭,其他什么家务事都不碰,而且每次贝贝采购回来大包小包的家庭日常用品,卫威从来都不会帮忙接一下。
贝贝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婚姻里付出了太多,而主要问题都在卫威身上。
如果他能开始改变,他们的婚姻才可能真正变好。
而我注意到他们两个人走进我的咨询室时,卫威在门口接过我助理为他们倒的水,帮贝贝把水放在了她面前,而贝贝说了句:
“哟,今天好难得啊,在老师面前就是表现得不一样。”
后来,我提醒贝贝的时候,她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说过这句话。
即使在我提醒后,她回忆起来,也不过说了句:“他本来就从不关心人,这么做还不是想在别人面前表现。”
显然,贝贝不认为这样说话有什么问题,也完全意识不到她的伴侣对待她的态度和她一直以来的说话模式有关。
贝贝让我想起有一次在餐厅里,我看到一位妈妈一边擦拭孩子身上的水,一边训斥孩子:
“你怎么会做这种事呢?在做事之前能不能用用脑子?跟你爸爸真是一个样儿!”
而坐在旁边的爸爸一脸难堪。
在入学门槛低:自考考生是不需要进行入学考试,对前置学历、年龄、民族都没限制。学习方式灵活:自考考生没有学期及学制的限制,按照考试的进度计划自己课程的学习。自考一年能报几次自考大部分省份一年能报两次,自学考试报名时间为考前一个月左右,每年4月和10月考试,所以在2-3月、8-9月可以报名,各省报名时间是不一样的,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教育考试院进行报名。家庭关系中,“贝贝们”的语言模式是非常典型的,他们的话语随时随地带着攻击性。
虽然每次剂量不大,但是这种高频率的、突如其来的冷嘲热讽或含沙射影的挑衅式语言会极大地破坏关系里的信任和联接感。这样的话一说出口,联接立刻就断了。
很多人在很亲密的关系里都是非常无意识的,长期处在对自己的情绪和语言毫无觉知的状态。
虽然很多人天天嚷嚷着要幸福、快乐地生活,但是他们自身的行为却只会把结果带到相反的方向。
“贝贝们”的语言其实是在用一种非正式的小剂量方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过去生活中所积累的不满。但这种方式只是纯粹的发泄,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还会不断地强化。
所以,我一直提醒大家,不要在能量低的时候做决定。
这个时候,要尽可能地少说话、少行动,因为处在低能量状态时,我们的语言、行为、决策都是匹配那个低能量状态的。
当我们说话、做事时,会通过语言或行动把低能量传递到这个物质世界,而我们所给出的最后都会回到自身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拥有自己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被自己一点一点用语言、行动,包括每时每刻最微小的决定所铸就出来的。
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渗透到我们的生命中。
我们不能说没有文化的父母就培养不出好孩子,但是有文化的父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和更大的帮助。起码在孩子中小学作业题不会做的时候,你可以帮得上忙。有了自考文凭就可以直接报考全国统招研究生。自考本科和统招一样,含金量很高。不少同学在获得自考本科后报考了研究生考试深造。许多国家都承认我国的本科学历,尤其是自考本科学历,在几种学历提升方式中相对难度高,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高。有了本科学历,可以在国外直接报读更高一级学历了。但很多人都有一些糟糕的语言习惯,这些语言模式大多从我们的原生家庭延续而来。
但是因为一直浸泡在这种环境里,所以常常意识不到这些模式的存在,更意识不到它对我们的关系和对世界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很多人发现很难管理自己的语言,有些话总是会脱口而出,等造成巨大的破坏力时已经来不及了。
语言是行为的一种,在说话之前,已经先有了过往积累的情绪和想法。比如:
冷嘲热讽和评判都是攻击性能量;
催促是内心焦虑的能量;
习惯性评判是封闭且傲慢的能量。
我们要做的是去觉察情绪底层的结构,而不是习惯性地顺着本能的情绪把话丢出去。
当然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反复,毕竟任何一种模式都是有惯性的,想要建立一种新的思考模式、语言模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试着接纳自己有时候做不到,并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耐心,这样我们就会在一次次的觉察和行动中慢慢获得改变。
在我做导师的十年里,接触过太多有亲密关系问题的夫妻,那些无法调和的矛盾,都是经由两个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成。
关系里不断叠加的情绪、误会和不满,在没有被觉察的错误模式中不断被重复和放大。
最后只能解释成难以解决的宿命问题“都是他不够爱”“都怪自己当初看走了眼”“我们两个不是一路人,注定不合适”。
而没有去寻找到问题的底层原因和自己的模式,然后在下一段关系里重复上演着同样的问题。
一段好的亲密关系的前提是我们能真正看到自己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也就是看到真正的自己。
当你改变了过往的模式以后,你会发现你们的亲密关系自然会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
注:以上文稿节选自周梵老师第二本书籍《先学会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周梵:幸福心理学家,资深关系教练,蝉联2019&2020年心理咨询师权威排行Top50,百万级女性成长课《自爱力》体系主理人。著有畅销书《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
更多往期精彩话题:
亲密关系里,是什么让两个人愿意彼此珍惜?
疫情放开后的4种焦虑,如何安放?
阿根廷球星迪马利亚亲笔:暴雨,狂风,黑暗之间
???
●?长按二维码加入幸福研习社
咨询电话:186-1257-6320?/ 138-1124-8084
自考本科哪个好 自学考试专科无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