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嗯,为了避免不告而别,做了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1658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得老百姓有钱才行啊。
今天两个事情:
1、国家发布扩大内需纲要
扩大,虽然每年都会提,但是这一次级别最高:
最高层发布,提升到战略定位,而且规划时间是13年到2035,不同于以往的5年规划,这种级别目前只有中国制造2035了吧。
从规划内容来看:
许多国家职业资格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如现在公证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司法考试报名条件要求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国家承认均可,不分专业,如许多律师本科都不是学法律的,学中文的、经济的、化工的,什么专业都有。如果只是专科,不管是哪个专业,也不管毕业于哪个学校,也不管个人有什么背景关系,就基本做不了公证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了。公务员工作稳定,现在许多人都想做公务员,而人事部规定,公务员岗位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现在大多数公务员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才有资格报考,通常只有基层和艰苦的工作岗位留给专科一部分。房子、汽车,吃喝玩乐、中医药、养老、体育,能消费的几乎都说了一遍,可见这次的决心是非常大的,谋划的时间也不短。
上一次大会也提到内需,而且把内需摆在了基础作用的位置,这次规划纲要又把扩大内需升级到战略地位。
既有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逻辑,也和外需疲软有关,10月份出口大跌,更是在当前逆全球化和产业脱钩背景下,提升产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2、11月份经济数据出炉
难度相对高于其它几种,因此从社会认可度来说,自考是含金量最高的形式,然而在实际用途上,自考和其它类型的成人教育形式是一样的!对于在职的人员来说,自考本科学历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考生们实现职称的评定,职位的提升,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证的报考,甚至是进一步考研深造。可以说,自考本科学历和普通本科学历一样,也能帮助考生们实现以上的目标,学历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比较好玩的事,这一次统计局罕见地取消了线下发布会,选择在线发布,不知道是不是和多个数据不太理想有关。
其中关于内需的部分:
这个数据相当差了,也给出理由了:
11月份本土疫情波及全国多数省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非必需类商品销售和聚集型消费受到明显冲击。
估计只有医药赚翻了,不过也是透支了未来。
统计局给出的原因其实不全面,我们最近一直在讨论消费,基本达成了共识:
统计局说的只是消费场景的影响,中长期更深远的影响是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一句话:
想要扩大内需,老百姓得有钱才行。
- 2 -
怎么能让老百姓愿意消费呢?
想了几个方面:
1、提高收入
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我们之前写过疫情期间的K型复苏,收入不同的人对疫情影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一项研究显示,疫情期间,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从 8% 下降到 4%,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从 8% 下降到 0%。
人群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在群体。
考生通过成人高考完成学业后,将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可申请学士学位,毕业证教育部电子注册,学信网可查。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招聘广告上也会有学历的硬性规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学历往往是他们的第一着眼点。学历不够,往往在招聘的第一关就会被淘汰掉。越是好的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越是严格。学历越高所拥有的就业机会越多,反之如果学历低,无形之中必然会丧失很多理想的工作机会。2、减轻负担
为什么欧美人不喜欢存钱,一有钱就去消费,中国消费占GDP50%,欧美消费占GDP80%。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负担比较少,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负担比中国人轻很多。
所以,这些方面是不是可以减负一点呢?
后顾之忧减轻了,居民才有意愿消费。
除了个税抵扣,我看到很多人在提的一个问题:
存量房贷利率降低。
对于年轻人来说,房贷就是最大的压力了,这几年买房的房贷支出基本占了全家收入的一半,这样一来,扣除基本支出以后,可支配的用来消费的收入就更少了。
希望未来这块能调整吧。
3、直接发钱
消费券就算了,基本就是为了省10块钱要多花200块,对于亟需消费的人来说,吸引力不大。
可以学学香港,直接发到个人账户,怕套现就用数字人民币,除了公共缴费直接当现金花,花完一期才能领下一期,不怕大家存起来不花。
有人怕搞起通胀,但是空转就好了么,给大家看个数据:
M2和M1剪刀差这么大,水放得太多,很多企业不投资都做大额存单理财了,根本流通不到市场上,还不如发给居民刺激一下消费呢?
实在不行,拉拉股市也可以啊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按规定参加我省自学考试。这是广东省在自考报考简章中对报名条件的描述,可以看出自考报名的自由度很高,既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学历限制,只要你有提升学历的需求,都是可以报名的。但广东自考本科需要在毕业之前获得国家认可(学信网可查到)的专科或专科以上层次学历证书,才能拿到本科毕业证。部分自考专业报考也有前置条件!。
办法总比困难多。
- 3 -
结语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阶层间的转移支付,的没钱消费,要补贴,这部分钱从哪里来呢?通过什么方式呢?
我怎么感觉又到中产为国家排忧解难的时候了,这块公众号不太好说,晚上中产计划聊一聊,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就这样。
自考高起本有哪些 自学考试专科怎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