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其中重组科学技术部,国知局划归国务院直属,组建国家数据局,与我们关心的技术创新关联度最为紧密。
用英语等级证书免考英语(1)用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证书免考???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笔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英语(二);二级笔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英语(一)。(2)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证书免考???2005年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后的成绩不可替代自考公共课的英语。从社会经济发展周期,以及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剖析,也许才能发现其中的战略级意义。

美国在二三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一战/二战的重工业野蛮发育,飞机、坦克和航母等先进武器产量惊人,1944年其钢产量是苏德英法日总和的1.45倍。
德国七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大批量的“隐形冠军”在全球工业和科技等产业的供应链中占据统治地位。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一书有统计,德国的隐形冠军数量比2-9名之和还多。
日本八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消费电子、汽车和半导体等产业的世界级竞争力,以及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的支撑(2002年又提出知识产权立国)。

以上从机构改革方案中看到产业问题进而规避风险,其实是一门叫做“组织行为学”的学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权力架构会对产业各方带来不同的利益影响。上述关于科技部、国知局和国家数据局的机构改革,亦有其组织行为学的说法:
1)重组后的科技部既有大局观又务实。
划拨一些管理职能给其它部委,减少事务性工作,主抓更加宏观和中观的布局设计,更容易统筹全国的科技力量。同时,旗下各司间职责分工更加明确清晰,有助于科技创新具体事务的推进和落实。
2)国知局隐性级别变高。
虽然副部的级别没有变,但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到国务院的归属,汇报关系变化决定其隐性级别变高,此后与其它部委配合做工作会更加的顺畅,更有底气的行使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权利,有利于技术专利的保护与商业化。
3)国家数据局成立盘活数据资源。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数据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GitHub的代码数据之于ChatGPT)。国家数据局作为牵头者,把原先一个个烟囱式的数据源打通,才能有真正的互联互通,防止垄断,将数据作为生产资料推动创业创新。
03.机构改革涌现三层正反馈
可以预见科技部、国知局和国家数据局强有力的领导会带来改变,形成一些正反馈。
第一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的正反馈。
我们有全球最多的AI专利,我们有5G SEP领头羊华为,但我们相关企业没有收到多少许可费。任正非曾说:“我们太忙了,发展太快了,没时间收取专利费,当我们不忙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会收取一些费用。”如果专利保护力度增加,许可费的收取不费劲,能轻松的实现商业价值,那也就不存在忙不忙的问题了。
从OPPO、vivo和小米等公司的角度看,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强化专利许可费的监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权利人的要求),通过调解等手段达成合适的收费标准,OPPO也不用和诺基亚开启“世界大战”,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庭诉讼与反诉讼,极大的牵扯企业经营的精力。

专利诉讼双方得到合适对价——或取得许可费现金流去做技术研发,或支付合适费用取得技术授权做产业布局——能实现专利技术与商业价值的正反馈。
第二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资本”的正反馈。
专利技术和商业价值正反馈的建立,能显著吸引资本的入局。试想,若无强有力的专利保护,技术创新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那么除了那批资金最雄厚的企业,谁还敢超前的做技术研发投入,谁还能超前的做技术研发投入?
反之,良好的专利保护环境,有助于资本入局,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譬如资本既能为毛细血管的创新输血——怀抱技术梦想的小微企业和独立发明人(刘杰、卢泳夫妇是典型代表)。又能为大厂、明星公司提供坚实的支撑,目前超级算力中心的门槛已经在ChatGPT出现后被提升到百亿之上,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在未来的数字经济竞争中,必须要算力先行,这个环节无法绕过。
第三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资本+生态”的正反馈。
技术创新若能在第二层正反馈中活跃起来,那么社会资源将会蜂拥而至,形成创新生态。比如数据这个生产要素。
根据凯文·凯利的涌现原理,连接的数量广度决定最终产生的价值大小。当所有的数据持有方,实实在在的看到技术创新的价值,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那我们的创新生态将会无比繁荣。
04.为专利技术定价
投机盛行的环境里,资金的炒作决定市场走向,直到无以为继。技术生态繁荣的环境里,创新才值钱。
从北交所、科创板、主板的估值倍数,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技术还没有被真正的定价,流动性和市场偏好决定上市公司估值的高低。
例如北交所的曙光数创VS主板的英维克,这两家公司主要从事(或发展方向)数据中心散热,曙光数创的技术更领先,一体化液冷数据中心从2015年就首次部署,目前营收75%以上来自浸没相变液冷技术。英维克处于风冷到液冷的过渡阶段。

2021年英维克的扣非利润比曙光数创多1倍;2022年全年曙光数创利润增长25%,英维克1-9月利润下滑26%——两者利润差距不足一倍,曙光数创的发展趋势更好。但是,英维克目前市值是135亿元,曙光数创市值31亿元,前者比后者市值多3.4倍。
短期,改革的春风能否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逻辑,我不知道。但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一定会获得正确的定价。毕竟,价值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最后衷心的希望机构改革能带来创新的春天,知识产权的春天。
作者 | 革鼎
图片来源 | 知产力
#国务院机构改革#
自学考试招生简章